在快速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,中国正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、能源资源枯竭的现实,以及碳减排任务的压力。科学发展、绿色发展,要求用最少的资源产生最大的能效,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代价。国家清晰地认识到核电的优势,做出了在安全前提下高效发展核电的决策,并且进一步明确核电发展的中长期战略,这为相关的核电配套阀门企业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。
从铀矿开采、铀纯化转化和浓缩、燃料元件制造、在运在建核电站、后处理,以及核技术应用,核工业创建60年、核电发展30年以来,整个核能产业首次集体“亮相”,将面向公众的开放活动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2011年福岛事故发生后,核能核电在中国面临了巨大的的信任危机,公众谈核色变更加明显,对核能核电的质疑更多,对核安全的诉求也更强烈。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公众接受度成为影响核能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。核电到底安不安全、会不会泄漏?内陆核电会不会污染江河?核电站用过的燃料怎么处置?核电站退役后会不会影响自然环境?一系列的问题摆在核能行业面前:如何回答公众,如何让公众认知和了解核安全文化,如何为核能事业发展培育阳光透明的舆论环境……从政府主管部门到行业学会、协会,从企业到媒体,都清晰意识到,过不了公众这一关,做不到透明公开,核文化就依然是神秘文化。
阀门在核电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环节,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。由于我国国内阀门制造业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,好多高参数、高温高压、高磅级的关键核电阀门原一直依赖进口,为了力促阀门国产化,在国务院下达的《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》后,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国家作出的重大装备国产化的要求,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,并由国家发改委牵头,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一起,部署制订了相关领域重大装备的阀门国产化方案,并多次与有关部门协调,如今阀门国产化在国内阀门行业已形成共识。
核电清洁、高效,是典型的绿色能源,即到2020年,在运核电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,在建核电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。未来,核电装机规模将继续扩大,不仅沿海,内陆缺乏资源能源的地区都将依靠核电解决问题。
长期以来,核电主要依赖进口,国外一直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,以赚取高额的利润,因而也成为制约中国核电国产化的瓶颈之一。国内核阀研制起步于60年代初。到目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,国内已形成了规模的核级阀门设计、实验、制造、检测能力,并为秦山核电站一期、二期建设等提供了大量的核级阀门,为核阀国产化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核电阀门试验,核电阀门检测,阀门阀门试压。
[来源:来自网络]
[作者:admin]
[日期:15-08-18]
[点击:]
评论